信息來源: 作者: 發布日期:2025-09-30
早產兒,指的是胎齡小于37周出生的寶寶。他們像提前綻放的小花苞,在暖箱里努力生長。但每3個極低體重早產兒中,就有1個可能遇到“腹股溝疝”——寶寶哭鬧時,腹股溝、陰囊(男寶)或陰唇(女寶)會鼓出“會變魔術的小包包”,安靜時又消失。早發現、快應對,是守護早產寶寶健康的關鍵!這份專屬指南,助您輕松應對!
早產兒身體里的“小門沒關嚴” 1.先天性“小通道”未閉合 胎兒期腹壁有個叫“鞘狀突”的小通道,本應在出生前后像“自動門”一樣關閉。但早產寶寶提前出生,這個通道的“關門工程”被打斷,成了沒關嚴的“小窗戶”。腹腔里的腸管、網膜(女寶可能是卵巢)會從“窗戶縫”溜到腹股溝或陰囊/陰唇,形成疝氣。男寶因“鞘狀突”更長,發生率更高。 2.兩大“幫兇”推波助瀾 腹壁肌肉“沒長結實”: 早產兒腹壁肌肉薄軟無力,擋不住內臟“外逃”。 腹腔壓力“偷偷升高”: 早產兒易哭鬧、嗆奶、便秘,腹腔壓力像“打氣筒”,把內臟往腹股溝“推”,腸管趁機“溜出去”。 會“變大變小”的“神秘小包包” 給寶寶換尿布、洗澡時,你可能發現這些“小異常”: 平常時:腹股溝、陰囊(男寶)或大陰唇(女寶)有軟軟的橢圓形小包,花生米或小拇指大小,摸起來不硬。 用力時:寶寶哭鬧、咳嗽或蹬腿,腹腔壓力升高,“包包”像吹氣球變大變明顯。 安靜時:寶寶躺平不鬧,“包包”會縮小甚至消失——這種“可復性”是疝氣最顯眼的“身份證”。 卡住回不去的“緊急信號燈” “嵌頓疝”最危險!溜出的腸子卡在“門”口回不去,可能壞死! 寶寶求救信號: 1.持續、劇烈、哄不好的哭鬧! (最重要!) 2.拒奶、嘔吐、沒精神,后期可能腹脹、發燒。 3.“包包”不對勁: 硬邦邦、一碰就痛,皮膚可能發紅發紫。 怎么辦? 火速送醫!時間就是生命(超過6-8小時風險劇增)! 分情況護理的“科學方案” 1.觀察等待:適用于體重很輕、或有嚴重心肺問題暫不能手術的早產寶寶。 核心任務:嚴防嵌頓! 家長務必勤觀察、減少寶寶哭鬧便秘。 2.保守治療:特制帶子壓住“小門”。須有醫生指導!佩戴有口訣:“先躺平,推包包(輕輕推回腹腔),再戴帶;松緊一指宜,每天松一松,不懂就問醫生。” 家長必學啥? 守護寶寶的“護疝指南” 1. 勤觀察:換尿布、洗澡時多瞅一眼腹股溝和陰囊/陰唇,養成“隨手檢查”的習慣。 2. 減腹壓:及時喂奶、換尿布避免長時間哭鬧;拍嗝防脹氣,益生菌防便秘;感冒咳嗽早處理,別讓腹壓“飆高”。 3. 強營養:堅持母乳喂養,給寶寶足夠的蛋白質和營養素,幫腹壁肌肉“長結實”。 4. 識嵌頓:記住“看包塊、摸硬度、聽哭鬧”,異常情況立刻急診! 5. 快就醫:懷疑嵌頓或包塊突然變大、變硬,立刻去兒科急診,絕不拖延! 愛的叮嚀 腹股溝疝是早產寶寶可能的小挑戰。多留心觀察、早識別信號、快行動就醫,就能化險為夷!記住護寶箴言: “早產寶寶多留意,換洗勤看腹股溝。軟包時隱又時現,嵌頓硬痛哭不休。持續大哭是警報,火速就醫莫停留!” 轉發給更多早產爸媽,用知識守護小勇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