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來源:兒一科 作者:鄒健祥 發布日期:2025-09-30
“醫生,我孩子最近經常喊肚子痛,每次做腹部彩超結果都是腸系膜淋巴結腫大,孩子腹痛是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引起的嗎?”
“腸系膜淋巴結腫大需要治療嗎?需要吃消炎藥嗎?”
這些是許多家長在拿到孩子腹部彩超報告后,常常會問兒科醫生的問題。那么,今天我們來聊聊腸系膜淋巴結腫大的問題,它真的是引發孩子腹痛的“元兇”嗎?

(圖片來源于網絡)
1. 什么是腸系膜淋巴結?
淋巴結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,廣泛分布于淋巴系統中,在人體免疫系統中起著過濾和防御作用,幫助清除有害物質,抵御感染。它們分為淺表淋巴結和深部淋巴結,腸系膜淋巴結屬于深部淋巴結,主要分布在右下腹和臍周。小兒淋巴系統發育旺盛,健康兒童在腹部彩超中可能會發現腸系膜淋巴結,但這并不一定意味著異常。
2.腸系膜淋巴結腫大的標準是什么?
目前并沒有統一的國際標準來診斷腸系膜淋巴結的腫大,國內常用的超聲診斷標準是:在同一區域的腸系膜中,出現2個或以上的淋巴結顯像,并且淋巴結的長徑(L)≥10mm,短徑(S)≥5mm,且L/S比值≥2。
3. 腸系膜淋巴結腫大的原因有哪些?
生理性腫大.淋巴結正常大小為2-5mm,學齡兒童淋巴系統增殖高峰期,部分兒童在這一階段可存在生理性腫大,12-13歲淋巴結發育趨于完善。
反應性及病理性腫大.淋巴結腫大也可能是由于急性或慢性感染、過敏反應、結締組織病、腫瘤或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的。在這些情況下,腸系膜淋巴結的腫大通常是反應性增生,與原發性疾病得到控制后,淋巴結的腫大一般會自行恢復,因此,反應性增生通常是可逆的,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。
4. 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診斷標準是什么?
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診斷標準通常包括以下幾點:
? 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史;
? 患兒有發熱、腹痛、嘔吐、腹瀉或便秘等癥狀;
? 發作間歇期大多數患兒癥狀較輕,經解痙、驅蟲、保護胃黏膜等治療無效;
? 腹痛常見于右下腹和臍周,但部位不固定;
?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輕度升高;
? 通過腹部彩超多普勒檢查確診。
需要注意的是,腸系膜淋巴結腫大≠腸系膜淋巴結炎。
5. 診斷腸系膜淋巴結炎后都需要抗生素治療嗎?
大部分腸系膜淋巴結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,并且通常具有自限性,因此不需要特別干預或抗生素治療。僅當懷疑細菌感染時,醫生才會考慮使用抗生素。
6. 反復腹痛伴腸系膜淋巴結腫大,尤其警惕以下癥狀:
家長應特別關注以下癥狀,若孩子出現這些癥狀,建議盡早就醫檢查:
? 家族史中有炎癥性腸病、乳糜瀉或消化性潰瘍;
? 持續性右上腹或右下腹疼痛;
? 頻繁嘔吐、嘔血、胃食管反流、餐后疼痛或夜間上腹疼痛;
? 長期發熱、腹瀉、便血或大便性狀發生改變;
? 生長發育遲緩或體重下降;
? 胃腸外癥狀,如關節炎或皮膚問題。
1. 健康兒童或患有其他腹部疾病的孩子在B超檢查中可發現腸系膜淋巴結腫大,但這并不一定意味著患有腸系膜淋巴結炎。大多數情況下,腸系膜淋巴結腫大與兒童生理性淋巴組織增殖活躍相關,且大部分無癥狀的腫大屬于反應性變化,無需特殊干預。
2. 如果孩子長期腹痛伴有腸系膜淋巴結腫大,家長應引起足夠的重視,及時帶孩子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,尋找腹痛的病因。